红门大开,湛江调顺!刚刚,调顺跨海大桥通车
“我宣布,湛江调顺跨海大桥通车!”
6月28日上午9时许
随着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一声号令
建设三年多的调顺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郭龙碧 摄
调顺跨海大桥 红门将成湛江城市新地标。 湛江调顺跨海大桥项目是广东省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湛江市“十三五规划”交通重点项目之一,项目起点在遂溪县黄略镇文车村以南设枢纽立交对接G325改线段,终点位于坡头区龙头镇山塘村连接海东快线。 路线全长9.36公里,大桥主桥全长591米,主跨296米,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整幅桥面宽37.5米,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大桥作为湛江“一湾两岸”的重要连接载体,以“风调雨顺,湛江红门”为主题,集交通要道、海湾景观等于一身,建成后将成为湛江湾上一座堪称“实力与颜值担当”的城市地标式桥梁。 大桥施工技术亮点 为确保工程质量,大桥在主墩基础钢护筒施工中,运用全国首创的“十字交会法”打桩船插打钢护筒技术,确保桩身垂直度在千分之三以内; 在千分之三的垂直度的基础上,改良钻孔桩钻机“新钻头”,钢筋笼采用内笼分开下放的新工艺,让单根桩基从平台到成孔的过程由平均需要15天缩短至只需5天; 施工中突出绿色环保施工理念,主塔采用了与港珠澳跨海大桥同样的环氧钢筋、C55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外表面均涂装防腐材料,确保防腐标准达标,为了减少环氧钢筋在运输过程中损坏,项目部专设一间钢筋加工厂,把加工环氧钢筋的专家和机械从中山“搬到”施工现场,专人负责,现场安装,确保大桥防腐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引桥部分采用现浇梁与预制梁结合的方式,工厂化制梁显著地提高了工效。 调顺跨海大桥项目 一期工程顺利竣工通车 是湛江市构建“湾区成环、半岛成网” 通达快捷大路网 奋力打造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今天,调顺跨海大桥顺利通车 凝聚了湛江人民的殷切希望 它将为湛江带来什么? 作为湛江湾上的第二座跨海大桥,调顺跨海大桥项目是湛江市路网规划中湾区内环的北线重要组成部分,海东新区路网规划“三纵四横”中的“第二横”,也是湛江市重要的东西向主通道,对推动湛江迅速融入、对接、服务大湾区,助力广东省东部海洋新城建设,加快粤西片区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成后的调顺跨海大桥将构筑起湛江市“北连高速、南通港区、西进城区、东接机场”的对外快速连接通道,从根本上拉开城市骨架,改变市区交通格局,对促进区域开发和城市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对市民而言,调顺跨海大桥的开通,将缓解海湾大桥交通压力,方便遂溪、赤坎等地的市民前往坡头吴川等地。同时,这也是湛江湾西岸市民直通新的湛江国际机场的“新通道”——通过调顺跨海大桥直达海东大道,转入汕湛高速公路吴川支线,与机场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