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各有关单位:
现将《南调街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调街道办事处
2019年10月16日
南调街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发〔2018]8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等9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的通知》(粤委农办〔2019〕25号)要求,为科学指导推进我街农村改厕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厕所建设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解决我街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重要手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先试点示范、后面上推广、再整体提升,推动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如厕和卫生习惯,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20年我街农村厕所基本完成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基本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农民群众基本养成良好的如厕和卫生习惯。
二、行动目标
(一)2019年底前,全街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完成农村共用厕所新建和改造任务数50%,全街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其中2个省定贫困村要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文明公厕创建活动规范开展,农民群众逐步建立良好的如厕和卫生习惯。
(二)2020年底前,全街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完成农村共用厕所新建和改造任务,全街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公厕文明环境巩固提升,农民群众基本养成良好如厕和卫生习惯。
(三)2022年,农村共用厕所、无害化户用厕所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厕所粪污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得到完善,公厕文明形象进一步优化,农民群众如厕和卫生习惯进一步改善。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农民主体。要坚持总体谋划,规划引领,政府部门重点抓好规划编制、示范引导,不大包大揽,不替农民做主,不高强迫命令。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历史形成的居住现状和习惯,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主动参与。
(二)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发挥乡村规划统筹各类资源的作用,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特点和农民群众需求,先搞规划、后搞建设,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布局、科学设计,以户用厕所改造为主,统筹衔接污水处理设施,协调推进农村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建设,与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一体化推进。
(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各地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推进。根据自然村大小和条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群众意愿和实际需求科学安排建设改造,无需求不建设,不搞运动式、“一阵风”,杜绝“形象工程”。
(四)有力有序、务实高效。强化政治意识,明确工作责任,细化进度目标,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农村厕所建设任务。坚持短期目标与长远计划相结合,坚决克服短期行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建管结合,积极构建长效运行机制,持之以恒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四、行动任务
(一)全面摸清底数,打牢工作基础。各村(居)委会组织开展农村厕所现状摸底工作,以自然村为单位摸清农村户用厕所、公共厕所、旅游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等信息,建立专门台账报送信息系统平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厕所建设、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跟踪掌握农民群众对厕所改造建设的意愿需求,为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二)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根据各村规划方案,突出乡村优势特色,体现农村风土人情,展现时代文明风尚,合理确定村庄类型,逐村论证编制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年度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大力推广结合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卫生站等设施建设附属式公厕。鼓励对原有农村公共厕所进行标准改造,对800人以下村庄原则上按需建设1座标准公共厕所,对800人以上村庄提倡增加公共厕所坑位模式进行建设。综合考虑厕所粪污就地资源化利用,规范技术标准和改厕模式,科学合理组织指导建设。农村户用厕所改造要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卫生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农村公共厕所建设要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区域、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科学选址,规范实用建设。
(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建管并重。要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和村(居)委会、驻村工作组作用,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注重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营造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厕所无害化改建的良好氛围,鼓励农民群众树立讲卫生、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风尚。坚持建管并重,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管护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的新模式。要明确厕所管护标准,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组织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引导当地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管护队伍。
(四)同步推进厕所粪污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各地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方式,解决好粪污排放和利用问题。
(五)强化技术支撑,创新推进“厕所革命”。遵循厕所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推广使用企业、科研院校研发适合农村实际、老百姓乐见乐用的卫生厕所新技术、新产品。强化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农村卫生厕所新技术新产品交流活动。鼓励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公共厕所、旅游厕所定位和信息发布。
五、责任分工
(一)各村(居)委会
各村(居)委会具体负责本村农村“厕所革命”工作。
(二)各专项任务牵头单位
街农业办:统筹全街“厕所革命”工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督导各村、各部门工作进展,负责推进农村公厕、户厕建设管理和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农村厕所革命”的主体责任,要将农村厕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列入干部个人年终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方面优先摆上议事日程,确保工作有规划、任务有人领、经费有保障。
(二)强化工作落实。各村(居)委会和专项任务牵头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开展专题普查,摸清所在村和所负责领域行业的厕所底数和基本状况,制定本村、本行业“厕所革命”行动方案,确定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农村厕所建设改造任务。
(三)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各地要对农村户厕和公厕进行再摸底、再核实,省年度考核重点考核各地上报的农村户厕和公厕改建或新建任务的完成情况。各村、各有关部门定期向农村“厕所革命”牵头部门报送厕所革命工作进展情况,农村“厕所革命”牵头部门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强化考核评估,将农村“厕所革命”纳入乡村振兴及相关工作考核内容,对存在问题进行督促整改。省年度考核主要依据各地上报的农村户厕和公厕改建或新建任务计划数,核实任务完成情况评定成绩。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厕所革命”作为各类创建和评比活动的必备要素,推进工作开展。
(四)强化宣传发动。新闻媒体要持续对农村“厕所革命”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宣传典型、剖析难点、聚焦热点、曝光缺点,积极引导群众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转变。组织开展文明公厕等评选活动,为构建农村“厕所革命”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