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广东省人民政府
湛江市人民政府
无障碍阅读
长者助手
当前:
首页
>
长者关爱版
>
坡头要闻
调顺跨海大桥通车 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目睹“相拥” 心涌激情
发布时间:2021-06-30 16:02 来源:本网
分享:
2006年12月30日,湛江海湾大桥正式通车,海湾两岸第一次“牵手”,解锁了海东新区和开发区东部的发展密钥,“点燃”了桥头两端干事创业激情;2021年6月28日,时隔近15年,另一“手臂”——调顺跨海大桥也顺利通车,自此,海湾两岸紧紧“相拥”。
这一天,湛江市民尤其坡头百姓心情激荡,他们的微信朋友圈里,湛江日报公众号的《今天,调顺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赤坎⇆坡头仅10分钟》消息刷屏。这些热爱湛江、倾情海东的老百姓在微信群里、在媒体报道留言区、在和家人茶余饭后交谈中,尽情抒发着对“湛江红门”通车的欢呼雀跃之情。
在坡头工作的井女士:
祝愿坡头展开“双翅”蓝天翱翔
今天坡头(海东)可真热闹啊,可以说是万众瞩目。我是2007年从遥远的北方来到湛江坡头工作生活的,记得刚开始来湛江时,海湾大桥刚通车,南油码头还是有很多人很多车“过海”,那时候坡头区的区位优势刚刚凸显。如今,又一座大桥调顺跨海大桥通车,与海湾大桥遥相呼应,坡头好像展开双翅腾飞的大鹏,翱翔在蓝天碧海之间。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生活在坡头的外地人,我已经把她作为第二故乡。我默默祝福她走得更稳,飞得更高!
坡头区一中老师刘采英:
日夜奔赴港湾的工薪族心存暖意
今日,听闻调顺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我们心感振奋。此前我从坡头去赤坎没有50分钟不能抵达目的地,打出租算上过桥费得六七十块,以后,我只需要10分钟的用时而且免过桥费!跨海大桥的“红门”上篆体“调顺”着实让矫健灵动的桥体更添几分底蕴和厚重,古典字体配红色元素大门,让文化氛围顿时浓厚起来,让日夜奔赴港湾的工薪族内心多了一分家乡的暖意。
坡头镇第二中学任老师:
欢喜之余,更多的是期待
喜闻“湛江红门”今天正式开通,欢喜之余,更多的是期待。2009年我安家南油,一直期待“上海发展看浦东,湛江发展看海东”实现。现在“湛江红门”的开通,加上过桥免费,必定会带动海东新区的发展,至少以后赤坎的朋友想来奥体中心看演唱会多了一条路可走。路通财通,现在我似乎看到了海东将飞速发展,让“湛江发展看海东”成为现实。
坡头区爱周中学老师张春生:
盼坡头发展“响当当”
作为一名坡头人,看见坡头发展一天一个样,很是自豪。希望坡头发展更好,在广东排上号,在岭南“响当当”。一是建设要大气,各种建设不光看现在,还要立足将来,若干年都不落后。二是希望坡头成为湛江市科技、交通、教育、医疗、旅游等中心,成为青年人的创业区和民众的宜居区,不单住在坡头,还要工作在坡头、发展在坡头,民众幸福指数高。三是希望坡头有创新意识,展示更多坡头智慧。
坡头市民李小姐:
今晚上桥“溜达”,见证城区发展
听说调顺桥正式通车了,我们全家心情都特别激动,晚上要全家一起开车到大桥“溜达”一下,见证城区的发展,真是非常荣幸和有纪念意义。今天调顺跨海大桥正式开通,广东医科大学海东校区动工,让坡头的高速发展提上了日程,未来家门口就是高铁站、高校,当初选择在湛江、在坡头择业安家没有错,非常看好湛江和坡头的发展!
坡头一中教师边凯:
饱含坡头人对向往生活的美好期许
自从2018年九月,调顺岛跨海大桥打下第一根主墩桩,“调顺岛大桥”这个词就成了湛江人尤其是坡头人耳边的高频词,它不仅意味着一座桥、一条路的开通,还让人联想到新机场,联想到海东新区的崛起,联想到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这些美好的联想中,饱含着坡头人对向往生活的美好期许。作为一个在坡头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外地人,我把坡头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我和当地人一样对坡头满怀深情且寄予厚望。
赤坎市民刘女士:
两桥之间绕圈圈,海风浩荡海景无边
好日子!今天开始,喜欢驱车上路寻找灵感的,不必离家太远,两桥之间绕圈圈,海风浩荡,海景无边;喜欢跑步挑战体能的,也可以在两桥之间跑个马拉松,然后烧蚝撸串,绝对爽歪歪。
网友“秋月迟迟”:
祝愿海湾两岸比翼齐飞
坡头是我的家乡,少时回乡,搭载渡船的记忆一直深印在我脑海。随着海湾大桥的建成,两岸交通的便利使海东迅速成了热土。今天,又一喜讯传来,连通赤坎与坡头的调顺大桥也顺利竣工通车了,极大地缩短了赤坎到坡头的时间,交通的便利必将带来经济的进一步腾飞。种种利好消息让我对家乡的发展蓝图无限憧憬,作为在外的游子,我衷心祝愿家乡明天更美好,祝愿海湾两岸比翼齐飞。
广东安佳科技集团董事长钟日新:
投资热土,越富生机
调顺大桥如期贯通、广东医新校区顺利落户,振奋的消息不断传来,坡头这片希望之地变成投资热土,变得越富生机,作为坡头的一名企业家,我感到特别欣慰,也特别庆幸能在这片热土投资兴业,同时我也坚信,坡头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调顺大桥项目部员工郑亚宁、范多祥:
用劳动智慧谱写奋斗者之歌
穿越两道高高耸立的“湛江红门”,“十四五”新征程上的这座“湛江跨度”,让湛江的城市骨架更为舒展,让市区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让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添动力。在3年多的建设当中,中铁大桥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克服地质条件复杂、海上施工环境恶劣、台风影响频次高等困难,发挥建桥国家队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建设者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谱写了一曲雄壮动人的奋斗者之歌。
坡头区委宣传部吴芝:
带孩子上桥“打卡”,一睹“红门”宏伟壮观
我是来自海滨城市汕头的坡头干部。今天看调顺跨海大桥通车直播时,我清晰地回忆起1995年的冬季的一天,我父亲开着摩托车搭着我去刚刚通车的汕头海湾大桥兜风的场景。这个周末,我也要带我的孩子去调顺跨海大桥“打卡”,去一睹红门的宏伟壮观!祝福湛江“一湾两岸”蓬勃发展!
坡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林倩:
父亲说一定要去看看
我是坡头人,在坡头工作,住在赤坎。记得我在赤坎读书时,要经南油或麻斜渡口,周六早上七点从学校出发,回到家已是中午。2006年,我考取公务员那个月,海湾大桥开通;今天,调顺大桥开通,我开着车经过“红门”。父亲说,调顺大桥开通一定要去看看,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去见证湛江的发展。
坡头区融媒体中心陆浩鹏:
愿为坡头建设发展奋斗拼搏
从调顺大桥的项目立项、建设、竣工通车等,我一直参与其中,用镜头记录着坡头区这片热土的日新月异。二十年前说是坡头区人,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但现在和朋友说起自己在坡头区工作,朋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看好咱们坡头区,也羡慕我能在坡头区工作。作为一名坡头区人,我深感自豪,也愿意为坡头区的建设出一份微薄之力。
坡头区官渡镇陈太明:
坡头区的发展日新月异
三十年前,在坡头区上学,觉得出行很难,要到霞山和赤坎,得坐渡轮,然后再坐公交车。三十年后,在坡头区上班,湛江海湾大桥、调顺大桥陆续通车,开车过桥在十分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出行的时间。路通则财通,出行的便利,让坡头区的发展日新月异。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