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民政工作怎么干? “十五五”规划建议速览

发布时间:2025-11-07 17:11 来源: 中国社会报 字号: 【大】 【中】 【小】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未来五年民政怎么干?“十五五”规划建议指明了方向。一起来看其中和民政工作相关的主要内容

  

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部分提出: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分配结构得到优化,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更可持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部分提出: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实施服务业扩能提质行动,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监管改革,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扩大优质经营主体……,促进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便利化发展。

  

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部分提出: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部分提出: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大力提振消费

  

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

  

扩大有效投资

  

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高质量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

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流动趋势,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投资。

  

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部分提出:

  

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部分提出:

  

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坚持精准帮扶,完善兜底式保障,强化开发式帮扶,增强内生动力,分层分类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部分提出: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促进和规范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基本殡葬服务制度。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

发展医育、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扩大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供给。

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部分提出: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

发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等作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有效治理婚丧嫁娶中的陋习等问题。

完善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夯实社会治理群众基础。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改进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健全利益关系协调、合法权益保障制度,关心关爱困难、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