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坡头城乡共美画卷!国家高新区与和美乡村“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4-08-30 11:08 来源: 坡头发布 字号: 【大】 【中】 【小】

        8月28日,湛江市“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媒体群众调研行活动走进坡头区,现场观察调研坡头标志性点位建设情况和“百千万工程”亮点、成效。

图片

       今年以来,坡头区认真落实市委“锚定百千万 四季看变化”工作部署,谋划推进坡头海工装备产业园婆港岭片区以及“渔稻好时光”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作为区级标志性点位,同步推进区内93个点位建设,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样板。

图片


  活动由湛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举行,来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湛江日报、湛江市广播电视台等多位记者组成采访团,聚焦坡头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深入坡头实地调研和深度采访。

采访团先后到湛江湾实验室智慧渔业指挥中心、龙王湾莫村红树林种养耦合科学实验基地、龙头镇莫村五重垉海堤、龙头镇莫村村委会村仔村和西头村等地调研采访,对坡头区产业发展、高新区建设、美丽庭院建设、城乡深度融合等经验成效进行了深入了解。

图片  

海洋科技攻关

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先行区                

       有缆水下清洗机器人海牛4.0、有缆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海洋电磁式可控震源、智慧渔业大数据中心统一平台……走进湛江湾实验室智慧渔业指挥中心,各式海洋装置映入眼帘。

       湛江湾实验室位于坡头区龙王湾畔,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第二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同时是粤西首个获批设立的省实验室。2023年6月29日,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落成投用,渔业大数据中心同步启用,为湛江海洋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图片

       当前,湛江湾实验室正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三大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和产业孵化,系统谋划海洋牧场研究与建设,重点围绕深远海养殖技术与装备产业链进行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积极探索近海埋碳增油和红树林保护与利用等方向。

     “围绕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当前湛江湾实验室正大力研发养殖态势智能感知系统、创建智慧渔业海洋鸿蒙生态体系,完成渔业大数据和岸海一体通信网络建设,构建人工智能共享知识平台、智能决策平台,优化养殖工艺,研制智能化精益养殖关键核心设备,形成陆海联动智慧渔业养殖模式示范,推动产业化应用。”湛江湾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目前湛江湾实验室已取得了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全潜悬浮定深柱稳式综合试验养殖平台——海塔1号、12万方水体游弋式养殖工船、国内首台“扶摇式”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国内首套50KW级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实验测试平台等多项代表性科研成果。

图片

50KW级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实验测试平台

       该平台由50kW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冷热水源供给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是国内首套、迄今装机功率最大的“50kW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及实验测试平台”。测试平台可模拟南海全年表层温海水及深层冷海水运行工况,服务于50kW级海洋温差能发电原理验证及关键设备性能测试。该平台的成功研建,对于研究掌握海洋温差能发电关键技术、加速海洋温差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片

破解生态修复“密码”

推动生态与经济双赢                                         

       素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的红树林,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守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为科研创新提供了丰厚“土壤”。

     “坡头沿海现存的大量人工开垦的养殖塘,能够为进行红树林种养耦合技术研发和模式应用提供重要条件支撑。”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丁新原介绍,立足坡头区红树林保护修复与渔业生产相冲突的现实问题,当前团队正致力攻关红树林种养耦合关键技术、研发林渔共生生态模式、挖掘生态产品经济价值,探索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新模式。

图片

       红树林种养耦合模式,即在养殖塘内种植一定面积的红树植被,达到红树林生态修复的目的;同时,在养殖塘、潮沟养殖适宜的水产经济动物,以红树植被直接或间接提供的优良水质和丰富的天然饵料,反哺塘内的鱼虾贝蟹等经济动物,产生高价值、高品质的生态水产品,实现互惠互利,形成红树林—水域—裸滩交错的种养耦合布局。

      “目前团队已初步筛选出桐花树、红海榄等8个适种红树和青蟹、泥丁等20余种适养海产品,综合红树植物的耐淹水特性、养殖用水需求、水文潮汐、渔获作业等因素提出水位调控技术初步方案,系统梳理并提出红树林耦合海产养殖的多种适宜生态模式。”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团队开发了全国首套红树林种养耦合模拟实验系统和生态模型产品,筹建了龙王湾莫村等三处红树林种养耦合科学实验基地,同时与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等联合编制了广东省地方标准——《红树林种植—水产养殖生态耦合技术规程(试行)》,并牵头编制了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团体标准——《红树林种植—青蟹生态养殖技术规程(草案)》,为区域红树林种养耦合系统的构建、运行和管理提供样板参考和技术支持。

图片

城乡深度融合

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本”                  

      沿着海东快线进入坡头区龙头镇,在充满现代工业气息的高新区,与湛江湾实验室相邻的莫村,传统写意、乡风淳朴,堪称“公园式”村庄,村内道路宽阔整洁、绿植环绕,文化广场、长者饭堂、景观湖公园、运动场等一应俱全,随处可见乡风和谐、村富民强的现代化岭南新乡村风貌。

       借助“百千万工程”建设契机,近年来,莫村大抓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建设,依托高新区、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改善乡村风貌,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构建具有坡头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2018年,湛江国家高新区主园区落户坡头,由于选址规划有所重叠,莫村贡献出近3000亩土地支持高新区建设,而近几年高新区的发展也逐渐反哺莫村,共绘一幅城乡共荣共生的秀美画卷。

      莫村三面环海,沿海岸线较长,海洋资源丰富。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发展海洋产业带动村民致富,莫村积极探索新经济发展模式,找准产业提升方向,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近140户农户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此外,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益农信息社,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平台,带动当地对虾、黄鳍鲷等海产品线上销售。

图片

       依托国家对虾产业园,近年来,莫村做大做强对虾产业,建有对虾养殖基地3000亩,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此外,莫村海湾滩涂泥质肥沃,红树林下微生物资源丰富,孕育出适合斋鱼生长的独特地理环境。当前,莫村正大力发展斋鱼产业,以舌尖鲜味打响“莫村斋”品牌。据了解,莫村斋鱼年产量约10万斤,产值约300万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莫村抓住机遇,促进人居环境、产业融合、群众就业、乡风文明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携手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湛江指挥部,建设同心成长空间(青少年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打造集乡村青少年宫、青少年素质教育、教育培训、文体拓展以及妇女儿童关爱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龙头镇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莫超华介绍,目前该中心已完成外立面施工,接下来将全面推进室内装修工程,预计今年11月投入使用。

图片 

方寸空间点“靓”乡村颜值

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媒体观摩团走进莫村村委会村仔村,一个花繁叶茂的庭院映入眼帘。放眼望去,整个庭院景观雅致清新、生机勃勃。

       从门口进入庭院,两旁的罗汉松郁郁葱葱,庭院坐落着颇具古风的凉亭和休闲走廊,绿油油的藤蔓沿着花架子的一角自由攀长,绽放着幽幽绿意。在围墙旁,多种绿植花卉点缀其间,养护管理得当,处处都彰显着庭院主人的巧思和用心。据了解,该庭院曾荣获“省级美丽庭院”称号、市级“美丽庭院”称号。

图片

     “其实美景就在身边,现在莫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提升。我们希望通过打造‘绿美庭院’,美化自己的小家,同时通过绿化美化,助力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得更美好。”庭院主人谢水英说。

       庭院与村景和谐融合,尽显诗情画意,这些“一家一天地,一户一意境”的绿美场景,以家庭“小美”擦亮乡村“大美”,绘就了坡头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新画卷。

       近年来,坡头区各基层党组织广泛调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绿化工作,打造“美丽庭院+和谐家风”“美丽庭院+美丽经济”“美丽庭院+文化传承”“美丽庭院+乡村治理”等“美丽庭院+”矩阵,让“美丽庭院”成为延续家风文明、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逐步实现“一处美”到“一片美”,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美丽动能”。

图片

       当前,龙头镇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全力创建莫村、移民、龙头3个“美丽庭院”特色村,已创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户、市级示范户2户、区级示范户5户;近期建成“美丽庭院”220户,“美丽庭院”典型户30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