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冬至生蚝肥晶晶!好苗孕育蚝“丰”景
发布时间:2024-12-23 11:12
来源: 坡头发布
字号:
【大】
【中】
【小】
“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
每年12月份
是官渡生蚝最肥美的季节

坡头官渡石门海湾的万亩蚝排。
好生蚝源于好苗子
一颗官渡生蚝从育苗池到餐桌
足足需要3年备“烤”时间
官渡镇新村村蚝农窦大哥年轻时便跟着父辈养蚝,养殖生蚝已有20多年。他总结官渡生蚝如此鲜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官渡生蚝生长的水域水质“漂亮”,二是官渡生蚝的苗更纯正,三是蚝农采取了特殊的咸淡水交织养殖的方式。

蚝农驾船穿梭于蚝田之间。 官渡生蚝学名近江牡蛎,多栖息于河口附近盐度较低的内湾,滤食浮游生物为生。石门海湾是官渡生蚝发源地,上游有南桥、良垌、两家滩三条江河汇流而入,咸淡水交汇,带来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盐和浮游生物,为官渡蚝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优质饵料,实属优良的天然蚝繁殖区。 官渡是湛江生蚝种苗唯一发源地、唯一采苗育苗基地,蚝苗远销湛江各地和周边地区,成为“湛江蚝”的代名词。官渡生蚝养殖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主要的养殖方式为吊养和立桩式养殖相结合,如今全镇生蚝养殖约12800亩,产量约7563吨,养殖户约有700户,年产值达1.5亿元。

官渡镇首家生蚝育苗基地。 近年来,为了加大对养殖过程的干预,培育优质蚝苗,官渡镇成立了首家生蚝育苗基地--官渡镇瀚兴蚝苗培育基地。该基地采用科学育种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实验室精密培育、海藻饵料培养、水质监测与调控等,确保幼苗具备优良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潜力,推动幼苗培育技术取得了新突破,具备可控性更强、生产率更高、生长周期更短等养殖优势。 生蚝是无人工投料养殖的,对水质、流速、微生物含量等都要求很高。因此,海上“牧”蚝如同草原养羊,也需要择机“赶场”。官渡生蚝从蚝苗到上市大概要经历3年时间,随着季节盐度变化,需要将生蚝在育苗区、成长区、育肥区之间来回迁移,使生蚝适应不同的水域环境,摄取更丰富的养分。

蚝排吊养。 “养生蚝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育苗期将幼苗放在较近的海域培养,成长期则用浮排进行吊养,迁移到水位较高处稍远一点的海域摄食,等待生蚝长大。到了育肥期再将其拉到南三岛、东海岛甚至更远处育肥,到了收成的季节再运送回来。”蚝农窦大哥表示,从育苗到收成经历多次迁徙,这是一颗正宗官渡生蚝的基本修养。 窦大哥回忆,20世纪50年代起,官渡镇新村开始有村民以养蚝为生,最初的养殖方式是将蚝苗粘在水泥板上,放进海底培养,到了收获时节蚝农再潜到海底收蚝,“收成情况的好坏只能听天由命”。由于深海微生物少,养出的生蚝存活率低、品质较差、产量不高,这种低效率的粗放养殖方式被逐渐淘汰。

养殖户拎起成串水泥板。 20世纪80年代,蚝农们探索出在海底立桩吊养的方式养殖生蚝,既有助于抗击风浪,也增加了养殖面积。20世纪90年代开始,蚝农们则开始使用更为灵活的浮排吊养方式。他们将木板与竹竿交错捆绑,搭配浮筒若干漂浮于水面,一串串蚝就悬吊在竹竿上。现在,当地蚝农一般会将浮排吊养和立桩式养殖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养殖,以保障收成。
官渡蚝吊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