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区南调街道社工站荣获“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标杆社工站称号!
在这个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季节,南调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迎来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荣耀——广东省民政厅确定坡头区南调街道社工站为“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标杆社工站!
在南调街道党工委、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南调街道社工站于2021年10月挂牌成立,2022年10月南调街道实现“双百工程”全覆盖,设置“双百工程”一站三点。社工站始终坚持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五社联动”为抓手提供社工专业服务,切实提升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站点大能量,服务成果丰硕。
自成立以来,社工站荣获2022年度、2023年度湛江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2篇服务案例荣获2022年度、2023年度湛江市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4篇服务案例荣获2022年度、2023年度湛江市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荣获湛江市2023年度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团体);荣获2024年湛江市精康融合示范基地;两个服务案例荣获湛江市精康融合项目一等奖/二等奖。
聚焦精准服务,构建特色救助体系
社工站始终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针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残疾人、困境儿童等11类共计1077户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累计入户探访7046人次,实现100%全覆盖。精准识别并掌握各类群体的需求,为辖区内有特殊需求的困难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有准度、有温度的个案服务。
“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小杰奶奶紧握社工的手,热泪盈眶。2023年3月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小杰突发急病,相依为命的奶奶不懂如何就医,急的团团转,赶忙向社工求助。社工一早便陪同小杰就诊,在做脑部CT环节的时候,社工穿上了防辐射服,全程安抚小杰,如今小杰已正常在医院生活。
2024年初,为帮助南调街道无户籍困难人员赵姨落户,南调街道联合海东派出所、林口村委会成立工作专班,专班一行六人跨越1600多公里,长途跋涉,从坡头区南调街道驱车到赵姨的家乡,终于通过与其家属进行DNA血样采集,顺利协助赵姨办理了户口落户及后续迁移手续。
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社工们以“蓝”色之力,帮助困难群众驱散生活阴霾 ,重拾希望之光。在开展一户一档走访过程中,精准识别出重点对象开展个案服务,目前社工站累计跟进个案37个。
强化品牌特色,“五社联动”聚合力。
“姐姐,我今天在这里又学到好多新知识。”残疾妈妈连姐的孩子是参加社工站暑期服务活动中的重要一员。因连姐不会说话,缺少劳动力,两个孩子更是少言寡语。社工站获悉后 ,积极为其一家链接多方资源、提供心理慰藉。2024年7月,社工们每天接送孩子参加社工站暑期服务,手把手教连姐女儿写自己名字。在社工的关怀下,连姐一家的生活正慢慢变好。
社工站以项目化运作开展社区共治板块服务,通过多种服务方式(活动、小组、个案服务等)挖掘社区资产(人、文、地、产、景),坚持推进“五社联动”,回应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共性需求,关爱“一小一老”。积极开展了“暖心微改造”长者居家安全项目、“童心同行,护苗成长”儿童保护项目、“璀璨童光,花样年华”困境儿童成长项目、“宝贝计划”关爱精神障碍家庭子女项目等,累计开展特色项目10个,活动75场,服务6546人次,链接资源105300元。社工站引导村(居)民自助、互助和共助,培育了4支志愿者队伍,激活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推动社会力量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发展志愿者134人,i志愿服务时长达15151.53小时,中国志愿服务网时长达3962.04小时,有效推动民生保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标杆引领,南调社工站再启新程。
时光不恋过往,孜孜以搏来时。南调街道社工站获得标杆站称号只是开始,站在新起跑线上,南调街道社工站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深化服务内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兜底民生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百千万工程”建设贡献双百社工力量!
社工入户为服务对象送上饺子
社工入户探访,服务对象握着社工和志愿者的手
社工链接资源,为服务对象送上衣服和公仔
社工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
社工进校园开展防溺水活动
社工进校园开展儿童保护教育活动
社工到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爱老敬老活动
中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