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同行润乡邻 义诊惠民暖人心
——龙头镇团委联合广东医科大学幸福银行杏林服务队开展公益健康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助力乡村健康事业振兴,7月5日,龙头镇团委联合广东医科大学幸福银行杏林服务队,在龙头镇莫村、山车村开展“健康同行·义诊惠民”公益健康服务活动。活动以“中医文化传承”为纽带,以“治未病”理念为切入点,通过健康筛查、科普讲座、中医理疗等务实举措,为村民送上“家门口”的健康关怀,书写了一段温暖的民生实践故事。
一、蝉鸣清风里的健康之约:一场“双向奔赴”的民生实践
盛夏七月,龙头镇莫村、山车村的乡间小道被蝉鸣与清风笼罩,却掩不住村民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上午8时,杏林服务队的“黄马甲”与镇团委工作人员、村社工已早早摆好义诊桌,血压计、艾灸器具、推拿床整齐陈列,一场“接地气”的健康服务拉开帷幕。此次活动聚焦老年群体健康需求,围绕“血压测量与自测技巧教学”“中医理疗体验”“治未病理念科普”三大板块展开,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其中以60岁以上老人为主要群体。
“阿公,您平时测血压是自己在家量的吧?我们教您正确的方法,以后自己就能随时关注健康啦!”活动中,针对部分老人因操作不当导致血压测量结果异常的情况,队员们化身“健康小老师”,手把手演示“袖带松紧以两指为宜”“手臂与心脏平齐”等细节,并让老人亲手操作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一位曾被“乌龙血压值”困扰的老爷爷,在学会正确测量后拉着队员的手笑道:“原来不是机器不准,是我没学好!以后我天天测,心里踏实多了!”
二、艾草香里的“治未病”课堂:让中医文化扎根乡土
活动现场,最受欢迎的当属“中医小课堂”。队员们以“理论+实操”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治未病”理念——“没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并结合村民常见的腰腿疼痛、失眠等问题,现场演示艾灸穴位选取、推拿手法技巧。“艾草性温,点燃后熏烤关元穴能驱寒暖身,大家看,像这样悬灸,距离皮肤2-3厘米,以局部温热不烫为宜……”随着队员的讲解,村民们纷纷上前体验,淡淡的艾草香弥漫在活动中心,也悄然种下了中医文化的种子。
三、推拿椅上的双向治愈:用温度传递健康力量
除了知识科普,队员们更用“手作温度”温暖了村民的心。“小姑娘按得真舒服!”78岁的莫奶奶闭着眼享受推拿,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原来,莫奶奶常年受腰椎疼痛困扰,队员们结合她的体质,为她定制了“推、拿、揉、捏”的组合手法,20分钟的推拿后,她直起腰说:“轻松多了,比贴膏药管用!”类似的场景在活动现场不断上演——有的队员为失眠老人耳穴压豆,有的为高血压患者讲解饮食禁忌,还有的陪独居老人拉家常,用陪伴传递关怀。
这场服务不仅是单向的健康给予,更是一次双向的心灵治愈。队员们表示:“看到老人们从困惑到释然,从陌生到信任,我们更加明白,‘健康同行’的意义不仅是治疗身体不适,更是守护心灵的温度。”
本次“健康同行·义诊惠民”活动是龙头镇团委落实“百千万工程”、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镇团委将持续深化与高校、医疗机构合作,携手更多社会力量,以健康“小切口”撬动民生“大幸福”,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动能,让乡村振兴底色更暖、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