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节约粮食教育
10月16日至20日是粮食安全宣传周,近日,湛江港集团积极开展“节粮爱粮行动周”系列活动,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传统美德。(10月21日《湛江日报》)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是每个人的责任。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题中之义,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着手。
近年来,在文明创建等的推动下,湛江的“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方面,有的学校更是将节约粮食作为“食育”的一部分去推动,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体会农民耕种劳作的艰辛,真正意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感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另一方面,在餐饮食肆、酒店餐厅,“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等提示牌每桌可见,部分餐厅也会倡导“不讲排场、理性消费”的观念,工作人员会提醒顾客按需点餐、按需取餐、剩菜打包等。
而作为节约粮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单位、企业,则较少受到关注的。10月21日湛江日报报道了湛江港集团开展“节粮爱粮行动周”,就很有现实示范意义。近日,一则反映米饭、面条等主食浪费现象的新闻就引起网友热议。写字楼外的垃圾回收处,多份外卖主食还剩近一半;大会就餐区,有的团餐盒饭没打开就扔了……单位、企业工作人员,是点外卖的主要人群。据报道,广东省外卖点餐浪费问题调研小组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菜品品类浪费方面,选择快餐便当、米粉面食等主食的占比达68.3%。有消费者表示,自己饭量不大,点外卖时主食常常吃一半、扔一半。“剩下的米饭沾上了菜汤,带回家也不好处理。”此外,随着商务会议、会展活动会场团餐中的主食浪费现象也值得关注。有的会场活动餐一订就是几百份,大批主食丝毫没动就被丢在垃圾桶旁。这些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对此,单位、企业应承担起节约粮食的社会责任,在员工中加强节约粮食教育,作为一种企业文化、良好习惯加以推广。同时,对于自设饭堂的单位、企业,则更应在自家饭堂里开展“节粮爱粮行动周”这一类活动,通过奖惩结合的形式将节约粮食纳入到个人评价,以此引导员工树立节俭意识,培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合理消费、按需点餐、珍惜粮食,当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