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斜街道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上半年,麻斜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四个抓”“六个湛江”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街道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坚持把党建作为统领工作的“牛鼻子”,以组织建设激活治理效能,以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一是织密组织网格。构建“街道‘大工委’+村级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三级党建网格体系,组建80余人“红马甲”党员先锋队,联动驻街部队、帮扶央企形成“党政军民企”协同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作为职责事项清单示范街道,通过“四个聚焦”工作法优化形成3张清单(基本履职115项、配合履职86项、收回权责695项),相关经验获省委编办认可,吸引兄弟镇街多次观摩学习。二是从严党员管理。完成2次流动党员摸排,实现40名流动党员动态管理(转出2人后实有38人),纳管率100%。依托街道党校开展培训10场覆盖430人次,邀请省委党校、区纪委专家授课,借助远程教育平台参与“镇街公务员讲堂”11次。深化作风建设,举办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5次、年轻干部集中学习4次,发放学习用书314本,召开警示教育会3次;班子及个人查摆问题38项,“三类”干部查摆48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9场,推动村(社区)党(总)支部落实“三会一课”22次。三是建强骨干队伍。提拔5名优秀年轻股级干部、交流调整3人优化队伍结构;录用专职消防员1名,拟录用选调生1名、省考公务员2名。严格落实干部监督管理、个人事项报告及档案信息化建设。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作用,配备“三支一扶”专员,举办“三下乡”人才服务活动2场次。提前筹备2026年村(社区)换届,完成现任干部“一对一”谈话与资格预审,遴选11名后备干部;实现辖区3家“三有”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四是深化党群联建。联合央企帮扶单位开展“清明忆先烈,初心永传承”主题党日活动;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年”行动,联合区直单位、医疗机构开展免费义诊、摄影活动惠及400余人。春节、“七一”慰问党员干部63人次,发放慰问金2.95万元;为1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二)聚焦项目驱动,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与资源高效整合,为街道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是推进典型村项目。协同区挂点单位及村(社区)完成走访调研,谋划典型村建设项目入库3个,推进区级典型村建设、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荔湾区对口帮扶等13个项目落地。二是培育农文旅融合业态。加快麻斜渔港特色小镇建设,谋划麻斜社区乡村民宿酒店项目;全力推进湛江粤水渔业远洋渔业基地(一期)、坡头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麻斜船厂改扩建等重点项目,推动产业与生态、文化资源深度融合。
(三)深耕乡村振兴,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
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统筹产业发展、风貌提升与人居环境改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壮大集体经济。2024年在全区率先创办2家“强村公司”,带动各村(社区)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2025年上半年,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623.23万元(麻斜社区2.52万元、麻斜村500.61万元、麻新村120.10万元)。二是打造示范标杆。完成麻坡路全段“白改黑”及标线施划,修补人行道破损地砖;整治沿路“三线”24处,改造277栋赤膊房外立面及公交车站,统一村牌标识,安装中国结装饰100余处;沿线种植火山榕、三角梅等6900余株,绿化美化效果显著。计划建设海边休闲长廊、双拥主题小公园及网红打卡点,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罗侯王庙和驻街部队资源,打造军港风情特色小街。三是优化人居环境。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发动挂点干部与群众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逐户讲解政策并建立问题台账,提升群众对“百千万工程”的知晓度与参与度。四是擦亮绿美底色。领导班子带队调研23条自然村,编制“一村一策一图”;2025年以来累计植树9064棵,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推动20名农村党员100%参与“五带头”行动,建立乡村绿化长效管护机制。
(四)强化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落实保障政策,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一是医保参保超额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完成率达101.16%,超额完成坡头区下达任务。二是就业服务提质增效。帮助2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开展就业宣传招聘会12场,为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求职群众与岗位精准对接。三是特殊群体保障到位。完成53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登记,为51人正常发放监护费,减轻家庭负担。建立特殊、困难人群“一户一册”档案,上半年发放城镇低保金5.73万元(5户14人)、农村低保金48.49万元(73户147人)、城镇特困金0.82万元(1户1人)、农村特困金13.13万元(21户21人);为19户38人落实低保边缘政策,发放临时救助金4.47万元(23人次)、高龄老人津贴5.76万元(267人)。
(五)守牢安全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多元共治体系,筑牢社会稳定“防护网”。一是织密治安防控网络。全面落实综合网格管理,在全区率先将群防群治人数(万人占比)提升至110%,组建46支队伍共379人;开展网格巡查2762次,排查上报事件502件,办结率100%。二是深化“平安夜访”机制。今年累计404人次干部参与夜访,接访走访群众54人次,受理诉求5件并全部办结,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三是强化矛盾纠纷化解。依托“1+6+N”综治体系,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调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8次,受理25宗纠纷,调解成功率100%。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对照我街全年的工作任务及上半年的工作落实情况,我街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产业融合,增强发展后劲
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与农村集体经济壮大。配合市委中心城区规划,依托军港、罗侯王庙等资源,加快麻斜渔港特色小镇及军港风情特色小街建设;推进湛江粤水渔业远洋渔业基地(一期)、“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重点项目落地。深化“强村公司”运营,以“公司+企业”模式联动挂点单位,推动麻斜社区乡村民宿酒店项目落地,以文旅赋能富民增收。
(二)加大招商力度,拓宽发展空间
全面梳理“招商图谱”,挖掘优质企业资源,吸引乡贤、能人企业家返乡投资;做好湛江市聚嘉福生态旅游基地项目保障工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提升乡村风貌,擦亮宜居底色
常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与“六乱”治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申请上级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农村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及“三线”整治,持续优化村容村貌。
(四)凝聚多方合力,激发共治活力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村民小组长党员比例,发挥村长带头作用;联动区直挂点单位、驻地部队、商会、央企等力量,共同参与典型村补短板、优环境行动,打通“百千万工程”实施“最后一公里”。
(五)守牢风险底线,保障安全稳定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信访联席机制,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制度,打造新时代坡头“枫桥经验”;常态化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